三联生活周刊 01-11

《我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拼多多》采访手记

1月8日,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后,我们发表了口述长文《我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拼多多》,采访和写作主要由年轻的实习记者孙小野完成,以下是她的采访手记:采访中最难的是找人,准备采访时,我曾寻找了多个拼多多员工,在职的人表示无法开口,也没有时间开口;离职的人则有诸多顾虑,害怕影响之后工作的背调,似乎总有一只无形的大手。愿意讲话的人少之又少,所以最后我们选择的方式是口述,以一个采访对象的经历为主线,同时综合多方交叉信息,保证准确真实。但这带来的问题是,当事人成了那个“站出来的小孩”。根据受访者的要求,我一再模糊个人信息,希望她免受不必要的打扰。但信息时代一切都太快了,文章发出后,她依然受到了一些困扰。虽然不是实质性的伤害,但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舆论场,我意识到,当一个人被万众打量的时候,且不说对与错,光是站在那里,就需要巨大的勇气。也因此,文章发出后,随着阅读量上升,我感受到的不是成就和喜悦,而是惊慌和内疚。直到过了大半天,采访对象平静下来,我才得以思考,这样的发声和采访到底有何意义。采访时,我的受访者曾提到一个细节,她入职时,拼多多餐食还不错,有很多花样可选,还有水果补充,后来这些慢慢都没有了,但大家只是默默接过饭盒,没有人问为什么,“就像,一开始让你一天做1份PPT,之后慢慢加到一天10份,所有人一样选择了默认和接受,没人提出任何异议。”这成了她最终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,“我不想之后变得和他们一样。” 当我拿着同样的问题,询问另一名踏入职场多年的离职员工时,他总是在一阵迟疑后说,“记不清了”,“好像是吧”,“都习惯了”。在他眼里,这些制度和工作强度好像理所当然,不值得一次郑重的提问。在1936年的电影《摩登时代》里,人异化成了机器的一部分,被精确地分配和计算,嵌合在工业齿轮中高速运转。近一百年后,这副景象有了现实版,高科技企业中,流水线变成尺寸压缩到极致的工位,每块屏幕后是同样疲倦的眼,封住的嘴。当然,展现这些并不是为了简单归因,一个女孩在凌晨突然倒下,有着意外和多方面因素,一类企业的制度,也存在着多方面的考量。但重要的是应该有发声,有反思吧。所以,今天看到拼多多前员工真人出镜,讲述自己匿名发帖后离职经历的视频时,我很佩服他的勇敢。通过这些天采访,我太知道,这样的行为背后,要承担怎样的压力。他那么年轻,却逻辑清晰,语气坚定。他说,即便大家都觉得“说了又有什么用”,他依然要开口,“也许我还年轻,也许我身上还有一股学生气,但我觉得世界不该是这样运行的。”这些话,也给了我今后继续从事记者工作的莫大勇气。#三联记者手记#(图片来自视觉中国)

珍新闻

看少一点,看好一点